收录于话题
#管理咨询
17个
引言:有一天,你很惊讶:对手怎么变了!其实只不过是对手根据客户需求的改变,进行了调整而已。只有能够及时变革的公司,才能始终引领市场,并存活下去,当环境改变的时候,适者生存。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未来趋势,这一篇算是小结,共有十大趋势风口!
欧美市场的最佳实践,随着海归mba,高管跳槽,外资咨询公司普及等等原因,已经逐渐失去了降维打击的位势。
尤其是随着中国数字化实践的推进,基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方法论和案例,反而成为欧美市场眼中的香馍馍。毕竟中国市场的方法论,经过了14亿人口和惨烈的市场拼杀的验证,以及无数个互联网民工996,007日日夜夜的迭代,欧美市场直接拿过去用,可以节省不少成本,而且恐怕这是在欧美市场,永远都不会诞生的方法论(因为他们不加班)。...
直接的影响是,外资咨询找到了新的定位:之前是把欧美市场的最佳实践引进到中国,而之后越来越多的是:他们会把中国市场的最近实践推广到海外市场。这其实也是好事,也可以看出外资咨询全球化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启示中国咨询公司,也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后面会另外讲)。
欧美经济占全球比重会相对下降,东亚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权重会上升,据某智库预计,2035年会恢复到35%的比重。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咨询支出的增加。通俗点说,谁不来中国市场,谁就是商业上的傻(战术插入)子。
另外就是中国企业的咨询消费习惯还没有养成,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就好像说,有人算了一下中国儿童人均牛奶消费量远低于国外,所以预测中国牛奶市场潜力很大一样。
二、表现
德勤等四大,在中国市场开设了多家office,已经渗透到了二、三线城市,比如青岛、佛山。。
麦肯锡,波士顿,埃森哲等在中国开始新的办公室和研发中心
华夏基石开始青岛办公室
正略钧策的扩张
...
传统PPT咨询市场,只是做浮在云端的规划,已经逐渐饱和,价格越来越低,僧多肉少。所以就必须走出象牙塔,卷起裤腿,做一些苦力活了。
运营咨询,算是聚焦于原有客户的新产品,不用开发新客户,难度相对较小。
比如麦肯锡的蓝跃,做数字化营销,增长黑客,具体的品牌打造等,不再只是规划规划。介入运营之后,势必会拉长服务周期,和客户长期绑定,提高了客单价,降低了开发成本,最终提升了利润,还是不错的方向。
客户需求变了。客户通过财务驾驶舱,可以直接看到各种数据,而且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和提出预测,快速准确实时智能。但是一般的咨询项目,调研,讨论,撰写报告,汇报...没有三个月时间,是搞不定的,但往往错过战机。比如麦肯锡的闻弦系统,之前文章中介绍过,不再赘述。
来源:德勤官微
我们用一位咨询退役老兵的话:未来五年的咨询=行业+资本+猎头+IT,盈利环节已经逐渐从方法论输出和方案落地变为资源对接和解决问题,但这些转变还远远算不上颠覆。也许未来十年的咨询=大数据+人工智能+SaaS,有能力干掉绝大多数low的咨询团队的,应该还是带着互联网基因和资本进场的科技公司。
跟介入运营的原因差不多:原有市场空间不大,需要开拓新的市场。这有点多元化的意思,难度会大很多,各大业务条线的客户虽然相同,但是关键成功要素不同,产品周期不同,没有培养出多元化的人才,而冒然多元化,被碰的头破血流的比比皆是。
德勤的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内容是最全面的,甚至法律服务都可以做。跟介入运营相比:介入运营是拉长服务链条,而一站式服务是增加了服务的宽度。两者共同的作用是增加了服务客户的粘性和客单价。
很简单,没有研发,只能模仿对手,不可能做高端咨询市场,别人吃肉,自己只有喝汤的份,甚至吹西北风。没有研发,也无法成为一家伟大的咨询公司,甚至于特色都没有。据业内人士介绍,某saas厂商,一条线每年的研发投入都接近两个亿。相信以后,咨询公司会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金额增多,比重变大。纯粹的商业考量,中高端市场,有更大的毛利,可以给咨询顾问发更多的薪水,吸引更高端人才,返回来,可以做更高端的咨询项目,形成正向循环,咨询越做路越宽。反之,越做越苦逼,最终把自己作死。笔者认为,在某些细分市场,本土咨询会向其发起猛烈冲锋,直到冲破城墙口。比如某些完全靠堆学历堆人头的咨询市场,像田忌赛马一样,兵对兵,车对车...凸显其优势。查阅一下招投标信息可以知道,本土咨询某些项目,可以到100多万,500万,这样的信息以后会越来越多。
笔者经常说,咨询有两大动能:一是大学的理论创新;二是商业实践。最近十年,理论创新非常匮乏,已经很久没有推出什么划时代的咨询理论了。但是商业实践,最近十年却蓬勃发展,为咨询市场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乙方在甲方的驱动下,自我升级咨询业务,更为注意的是甲方直接推出咨询产品,一位四大的合伙人跟我说:“内资咨询的兴起,不是以前的那些传统内资咨询公司,是以这一波自身商业成功的企业为代表,比如平安HRX,提供系统+咨询的服务,主打客户是政府与大集团,也符合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对于信息安全的顾虑。平安HRX已经挖了我们很多同事了,还在扩招中。其他,如腾讯咨询,阿里的咨询也是,互联网企业对腾讯阿里的崇拜,产生了这一项咨询市场,华为也是……”一是越到金字塔顶端,空位越少。在外资咨询有不少顾问,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很难再升上去了。这些顾问有丰富的咨询经验,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这些人到了本土咨询往往会获得更高的职位。二是本土咨询的机制更加灵活。外资主要是固薪,本土咨询可以给股权,老板直接面对面谈,当场拍板,不用请示汇报,机制灵活。这也是吸引外资顾问的一大优势。笔者最近就介绍了不少这样的顾问,加入本土咨询公司做高管。相信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最终内外资的人才鸿沟会逐渐填平。笔者分析认为,未来,高端咨询≠外资咨询,而可能是经过新的洗牌后,基于服务客户的水平不同,而重新对中高端市场进行分类。本土咨询只是挤在中国市场,最终也不会成为伟大公司。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只占全球70亿人口中的14亿而已,gdp也只是一部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更大。第一条里面讲过,全球化模式抗风险能力更强,东方不亮西方亮,可以平衡风险和收益。如果可以利用海外智力资源,将大大提升本土咨询的服务水平,和商业影响力。很多本土咨询,都在海外开始布点,如果不是疫情影响,进度会更大。具体公司就不点了。但是笔者不赞成冒然走出去,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实力,以及评估好风险,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国内比较好。
CMKT咨询圈的顾问大部分来自以下机构,欢迎大家回复本平台“同行”,加入我们!